2299名腸癌患者,只有71人做過腸鏡!請不要為此抱憾終生!

  肛腸科疾病     |      2023-08-02 14:03

結直腸癌(包括結腸癌、直腸癌,統(tǒng)稱大腸癌)是惡性腫瘤家族中“天良未泯”的一種,因為發(fā)展遲緩、易于發(fā)現和預防,因此被醫(yī)生們稱為傻子癌;然而,就是這個傻子癌,卻是被人們遺忘的角落,每年有近20萬生命被它無情吞噬!


圖片來自網絡*


據國家癌癥中心2019年發(fā)表的數據,2015年全國惡性腫瘤死亡和發(fā)病排名中,結直腸癌分別列于第5和第3位,新發(fā)病例約40萬,死亡近20萬,幾乎每半分鐘就有一人死于結直腸癌。


97%的中晚期患者,沒做過腸鏡!

2020年9月16日,第四屆國之名醫(yī)盛典開幕,會議期間,發(fā)布了一份令人異常震驚的調查報告。

這是一份關于中晚期結直腸癌的調查報告,是對2299例確診的中晚期結直腸癌患者調查結果,令人瞠目結舌,簡直觸目驚心:

圖片來自網絡*


在這2299名腸癌患者,在確診前——

64%:超過64%的患者完全不了解結直腸癌的高危因素;

85%:85%的患者不知道怎么篩查結直腸癌;

97%:97%的結直腸癌患病前未做過腸鏡;

85.8%:85.8%的被調查患者首次就診原因是發(fā)現便血、嚴重腹瀉或腹痛等進展期癥狀;

7.3%:7.3%的患者是在診治其他疾病時偶然發(fā)現;

6.9%:僅6.9%是針對性體檢時發(fā)現;

83%:首次確診時,83%的結直腸癌患者都處于中晚期,且44%的患者已經出現了肝、肺等部位的轉移。



透過這些令人震驚不已的數據,我們不難發(fā)現:

并非腸癌太過猖獗,而是我們沒有足夠重視。實際上,原因非常簡單,缺少一次腸鏡檢查!

圖片來自網絡*


在2299個腸癌患者中,只有71人做過腸鏡,2221人在確診前一次也沒做過!追問不做腸鏡的原因,大體為:

不知道:86.5%;

檢查太痛苦:14.4%...


腸癌雖然兇險,

卻是公認最易預防、發(fā)現、治療的癌癥!

大腸癌的發(fā)生套路非常簡單,大約95%的腸癌是由腺瘤性腸息肉一步步演化而來,這個過程也很漫長,一般來說:

圖片來自網絡*


從正常粘膜到出現息肉,需要5-15年。

從腺瘤性息肉形成、發(fā)生異型增生、再到癌變,也需要5-15年。

也就是說正常粘膜到癌變,最低需要10年時間,最長可能需要30年以上!

我們可以在它癌變前,有充足的時間去發(fā)現它,阻斷它!

圖片來自網絡*


腸鏡檢查是最直觀的檢查,它是一個帶有高清攝像頭的管子,進到我們的腸道后,就比如我們走進一個房間,可以全方位地仔細觀察地板、墻壁、天花板等處的瑕疵;一旦發(fā)現可疑病灶,可以取點活檢拿到顯微鏡下看看性質;還能對息肉、早癌等進行切除。


什么時候開始做腸鏡?

對于毫無癥狀的普通人群,我國指南建議是50歲開始做腸鏡檢查;美國建議是45歲;前幾天又有專家建議修改我國指南,也建議45歲開始檢查;

實際上,在這方面,戰(zhàn)斗在腸鏡檢查一線的基層內鏡醫(yī)生最有發(fā)言權。

圖片來自網絡*


絕大多數的內鏡醫(yī)生都建議不能大于40歲!因為近幾年腸癌年輕化的趨勢已經非常明顯;二三十歲患上腸癌的也不在少數。


因此,安全起見,還是建議40歲前無癥狀做第一次腸鏡,此后根據首次檢查情況決定復查的頻率。


但是對于高危人群則需要提前5-10年做第一次胃腸鏡;出現癥狀者,則不分年齡,立即腸鏡及相關檢查。


什么是高危人群呢?

①大腸癌高發(fā)區(qū)年齡超過35歲者;

②有腸道癥狀的人群。如反復黑便、排便習慣改變,或大便潛血陽性而上消化道檢查未能發(fā)現病變者,還有排便異常如慢性腹瀉或長期進行性便秘的人群;

③一級親屬中有大腸癌或腺瘤病史的成員;

④炎癥性腸?。肆_恩和潰瘍性結腸炎)等藥物治療后者;

⑤大腸癌或息肉手術后或內鏡治療后者;

⑥符合以下任意2項者:

慢性腹瀉、慢性便秘、黏液血便、慢性闌尾炎或闌尾切除史、長期精神壓抑、酷愛高蛋白高脂肪食品、長期久坐缺乏運動者等。